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政经

四中全会解读(十三)陪审制度改革 学者看法迥异

2014年10月31日 16:23
T中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徐昕认为,人民陪审员最适宜审理事实问题,在适用陪审制的案件中,应将事实问题最大化,尽可能缩小法官裁量的空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则认为,在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下,以参审制为佳

  【财新网】(记者 林韵诗陪审员制度能保障法庭裁定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有效避免冤、假、错案。《决定》提出,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教授徐昕认为,人民陪审员最适宜审理事实问题,确实应该规定陪审员审理事实问题。

  徐昕建议,中国可借鉴英美法的规定,在法庭辩论终结时,法官可就案件可能适用的法律向陪审员作出口头指示。在刑事案件中,陪审员依据指示,对是否构成犯罪、情节是否严重等事实问题进行审理,法官则对量刑、证据可采性等法律问题作出裁判。在民商事、行政案件中,陪审员对案件形成的事实争点进行审理,如过失、损害、责任等,法官则对如何适用法律进行裁判。在适用陪审制的案件中,应将事实问题最大化,尽可能缩小法官裁量的空间。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四中全会解读(十三)陪审制度改革 学者看法迥异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四中全会解读(十三)陪审制度改革 学者看法迥异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责任编辑:陈宝成
版面编辑:邵超

专题
法治维新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以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2025年04月13日

美半导体、智能手机等关税豁免不长久 一两月内推专门关税

2025年04月13日

反腐记|60岁中央委员金湘军 山西省长任上落马

2025年04月14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14日

已有八省份实现人口正增长 人口下降省份各有难处

2025年04月14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