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T中

两高就网络谣言刑案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2013年09月09日 16:21
两高就《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书面答记者问

  [孙军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书面答记者问。

  [15:44:11]

  [记者]: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已有规定。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两高”为何又作出专门解释?

  [15:44:55]

  [“两高”]: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包括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在内的信息网络日益普及,已成为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平台,恣意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为满足同网络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长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出台了《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两高就网络谣言刑案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两高就网络谣言刑案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林韵诗

话题:
#“两高”+关注
#网络+关注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关税公布后美商界和市场反应负面 美国财长警告各国不得实施报复

2025年04月03日

财新PMI分析|经济景气度升至四个月来新高 服务业就业仍是拖累

2025年04月03日

述评|追问小米汽车事故:智驾安全需要哪些支柱?

2025年04月03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3日

茅台2024年营收增15.66% 下调2025年增长目标至9%

2025年04月03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