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政经

下届冬奥会东道主谈中国印象

2008年08月11日 21:52
T中
加拿大卑诗省省长盛赞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同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吝溢美

  “开幕式很华美、很有活力、很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虽然开幕式那天实在太热,但是由于节目实在很精彩,我焦急地等待着下个节目会是什么,因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开幕式的节目上。”
  2010年冬奥会即将在加拿大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亦称英属哥伦比亚)的温哥华举行。在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的加拿大卑诗省展示厅里,下届冬奥会的东道主、加拿大卑诗省长金宝尔(Gordan Campbell)接受了的采访。
  当被问到对开幕式哪一段印象最深时,金宝尔省长说:“首先是刚开始时2008名鼓者击缶的场面。他们所体现出的纪律、台风与技巧,配上精准的声光效果,让人在表演开始前根本无法想象他们能做出这样的演出。”
  省长并选择用“富有启发性的(inspirational)”“创造性的(creative)”“几近陶醉的(almost mesmerizing)”这几个词汇来总结对开幕式的感受。金宝尔省长也打趣地说:“另外,这实在是一个卖空调的好时机。”
  金省长说:“诚然大家都说开幕式很壮丽、很令人惊艳,但最使我触动的是,还是来自中国人民的感动。我曾想,如果我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肯定要为它感动且骄傲,因为开幕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对自己的文化和身份的认同。尽管官员和企业家们也能常谈一些高调的空话,但唯有奥运,才能如此好地将全体人民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我希望在温哥华举行的冬奥会也能有如此的力量。”
  当谈到温哥华冬奥会有哪些可从北京奥运借鉴之处,金宝尔说,北京奥运有两项工作值得称道:志愿者的募集和交通状况的改善。
  “我5月才来过北京,我知道那时的交通是什么样子”金宝尔笑着说到。而当盛情邀请了各方嘉宾后,如何使他们感到方便舒适,这也是卑诗省需要向北京奥运学习的。
  “虽然大家谈奥运的话题多在关注鸟巢、水立方这些硬件设施,但若少了广大志愿者充满热情的服务,那么这些设施也没有办法展尽风华。他们表现地非常棒。”金宝尔接着说,“我希望2010年温哥华的奥运会也能让我们的人民感觉到这是一件‘全加拿大的事’,就像中国人民对北京奥运的感觉那样。”
  对于筹办期间外界对于加拿大缺乏熟练工人的担忧,金宝尔省长不以为然。他说卑诗省经济上确实面临着人力短缺的问题,但是这并不会对冬奥会产生任何影响。金宝尔表示2010年冬奥会的场馆基本都已经提前两年竣工了,而且都严格控制在预算以内。据金宝尔说,2010温哥华冬奥会的预算约为12亿美元。
  “评价奥运会筹备和组织工作,标准不是看计划得怎么样,而是看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如何。”金宝尔讲到昨天亲临女子双人跳水和中美篮球赛现场时的经历时说,大雨光临许多比赛场馆时,奥组委的工作依然进行得非常好。
  金宝尔对比了四年前参加雅典开幕式的经历,“雅典的开幕式办得也相当好,但是在开幕式结束后,我花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候巴士。而北京奥运会有大约九万人参加,但是从开幕式结束退场到我抵达酒店,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察诸金宝尔省长的从政历程,可谓体现了他欲于求变的施政风格。在两任省长任期内,他推动了卑诗省从税制、社会福利、劳动合同到选举制度的改革;并把濒临太平洋的卑诗省定位为一个“北美洲链接亚太的大门”。
  对于这么一个颇具改革意识、并在1987年就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西方政治人物来说,在被问到中国近30年的改革历程里,最关键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的问题时,金宝尔省长回答说:“我认为最伟大的改革就是中国不断对世界开放的决定。尤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先由几个沿海城市做起、进而再扩大到全国范围的做法,我认为这是中国领导层真正领导力的体现;毕竟,这在当时是带有一定‘风险’的。”
  “当前,在中国享受改革成果的同时,也进而寻求更广泛的平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让不论是西部、北部的人们也都能受惠。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任务。20多年来,我看到几亿人的生活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影响所及之范围远远多过加拿大、甚至多于美国的总人口。尽管人们也在检讨过去的各种具体措施或环节是否允当、是不是也曾犯了一些错误,但不论中国或加拿大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体观之,近30年改革之成就与进步仍然十分伟大,至少我从中国外头的观察是如此。我也希望中国里头的大多数人能有同样的感觉。”金宝尔并且说,“当然,改革发展的过程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新挑战,例如环境问题等,但如果连之前这么巨大的困难都能克服,那么大家应当有信心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金省长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他所认为的“大秘密”,慨叹中国改革所带来的变化:“现在,在中国说英文的人比在加拿大说英文的人还要多呢。”
  金宝尔最后谈到奥运会给中国国民心态所带来的变化。他以中国媒体为例,“他们已经从‘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之类的问题移开。这或许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日益蓬勃的自信心,不需要这些问题,他们也已知道自己在世界上的份量和位置。”■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下届冬奥会东道主谈中国印象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下届冬奥会东道主谈中国印象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观察|特朗普经济政策能走多远

2025年04月05日

显影|罕见病患儿父母直播跳舞 抓住悬浮在流量中的救命稻草

2025年04月06日

专题|特朗普关税战巨震

2025年04月06日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中国产业链大考

2025年04月06日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不实施报复性关税 将与志同道合国家强化伙伴关系

2025年04月06日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收藏
分享
  • 微信
  • 新浪微博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WhatsApp
取消
发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