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案的刑罚适用总体是比较得当的”,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对媒体表示。
当日上午9时30分,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法院副院长熊选国出席并做出上述表述。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家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主持会议。此外,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和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熊选国还解释了原上海宝山区区长秦裕受贿680余万元被判无期徒刑的原因是其存在一定的从轻情节。在回答提问时,熊选国透露,上海社保案下一批案件的开庭计划需要上海、吉林和安徽三地进一步协调后才能最终决定,“具体时间表现在还没有”。
据李玉赋介绍,从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全国共查结商业贿赂案件31119件,涉案总金额70.79亿元。今年以来,全国260多万个企业事业单位和49个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及其系统收缴不当所得,超过12亿元,全国总计查处厅局级以上官员受贿案件151起。“打击商业贿赂,关键在于打击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犯罪的行为。”李玉斌强调指出。
李玉赋通报了今年以来20起商业贿赂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受贿案,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胡星受贿案等社会各界曾经广泛关注的案件。通报的案件中还包括一起青海省平安绿洲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单位行贿案,该公司为了工程顺利验收和结算,先后行贿总计人民币220万。今年3月,该公司被法院判处220万元的罚款,单位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李玉赋在介绍这起案件时特别指出,“尽管这个案件数额不大,但单位行贿犯罪过去打击的不多,所以中央这次特意作为重点案件列出。”
李玉赋表示,尽管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商业贿赂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而其中,“官商勾结”的行为尤为突出。李玉赋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对犯罪行为严厉惩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建立机制,尤其是通过政府职能转化来解决。据李玉赋介绍,国务院在9月26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刚刚通过决议,将取消和调整相关行政机构总计195项的审批项目。不过,由于其中七项涉及法律法规的修正,尚需完成相关程序,另有两项是涉及保密内容只能内部实施。经过整理后,近期将正式公布具体的186项审批项目的取消和调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有利于防止官商勾结和钱权交易。”李玉赋说。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院副院长熊选国介绍,今年1—7月,全国各级法院总计受理贿赂案件4406件,其中94.1%的案件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形势依然严峻。熊选国透露,针对此情况,最高法院将于近期出台《关于贪污贿赂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意见》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做出指导。另外,最高法院在贪污贿赂犯罪方面,目前在酝酿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适用缓刑问题的,一个是关于自首和立功问题。最高法院将力争这两个文件尽快出台,以便全国法院统一适用,避免目前各地在这两个问题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最高法副院长:上海社保案刑罚得当
2007年09月29日 14:17
T中

熊选国透露,上海社保案下一批案件的开庭计划需要沪、吉、皖三地进一步协调后最终决定,“具体时间表还没有”
您正在阅读
最高法副院长:上海社保案刑罚得当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最高法副院长:上海社保案刑罚得当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财新移动